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的統一安排,中國東方于6月集中開展2022年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積極組織參與《中國銀行保險報》舉辦的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知識答題活動,發布多期微信、H5宣傳材料,以實際行動增強人民群眾防范非法集資的意識、守住錢袋子的能力,引導人民群眾主動防范風險、守好護好幸福家。
一、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要求
全方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是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的治本之策。國務院發布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加強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作出明確規定:
一是建立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推動全國范圍內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
二是構建常態化宣傳格局。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充分運用各類媒介或者載體,以法律政策解讀、典型案例剖析、風險警示教育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宣傳非法集資的違法性、危害性及其表現形式等,開展常態化宣傳。
三是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宣傳合力。明確了各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商會等相關各方的宣傳責任。
四是強化媒體社會責任,要求積極開展公益宣傳,并依法對非法集資進行輿論監督。
為全面貫徹落實《條例》規定,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聯合地方政府和成員單位,就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細化政策措施,在2021年11月印發的《關于加強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強相關工作提出了四個方面共十三條具體措施。
一是充分拓展宣傳陣地。明確指出,要通過防非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單位、進機構網點等辦法,實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全覆蓋。
二是大力拓寬宣傳渠道。強調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宣傳主力軍作用和新型網絡社交平臺重要生力軍作用,持續拓展群眾身邊的宣傳渠道,不斷提升宣傳的傳播力、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
三是突出關鍵節點。以每年6月為宣傳月,6月15日為集中宣傳日,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宣傳月品牌效應。利用元旦、春節以及地方特色節日等有利時機,借助金融知識普及月、敬老月、“3.15”消費者權益日、“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等全國性活動,依托各類宣傳教育基地,壯大宣傳聲勢。
四是加強機制建設和組織保障?!兑庖姟肪图訌娊M織領導和經費保障、提升隊伍能力、完善考核機制等提出明確要求,以確保相關各方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協同激發人民群眾參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內生動力和主動意識,堅決遏制風險高發態勢,徹底鏟除非法集資土壤。
二、近期監管部門對非法集資的重點風險提示
近一年來,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對“養老”非法集資騙局、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披著“區塊鏈”外衣的非法集資進行了風險提示。
?。ㄒ唬梆B老”非法集資騙局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預訂養老床位”“銷售老年產品”等旗號,以高額分紅、保本高息為餌對老年人開展非法集資,給一些老年人帶來嚴重的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需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堅持理性投資、警惕金融詐騙,防范養老騙局。
一是提高風險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輕信所謂“無風險、高回報”的宣傳口號,不貪圖贈送禮品、消費返利、免費旅游等小便宜,不隨意抵押房屋等不動產或利用民間借貸投資入股“養老項目”,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購買理財產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發現涉嫌違法違規及犯罪線索的,可以向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舉報。
二是避免沖動消費。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應對融資合法性、宣傳內容、經營模式、參與集資主體進行冷靜分析,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銷售活動是否獲得相關監管部門批準,宣傳中是否含有“無風險、高收益”等虛假內容。遇事多與家人子女商量,尤其是進行大額投資時,要多聽取專業人士意見。
三是選擇正規渠道。通過銀行、保險公司等正規機構開展養老理財計劃。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可以通過核實工號等方式確認銷售人員的資格,通過查詢官方網站、撥打客戶熱線等方式確認產品合法有效;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應當對收款賬號為個人的情況提高警惕;在購買相關產品后,應當妥善保管合同,積極配合售后服務人員的回訪等后續服務,依法保護自身權益。
?。ǘ┮浴霸钪妗泵x進行非法集資
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游”等名目吸收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現將有關手法及風險提示如下:
一是編造虛假元宇宙投資項目。有的不法分子翻炒與元宇宙相關的游戲制作、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概念,編造包裝名目眾多的高科技投資項目,公開虛假宣傳高額收益,借機吸收公眾資金,具有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征。
二是打著元宇宙區塊鏈游戲旗號詐騙。有的不法分子捆綁“元宇宙”概念,宣稱“邊玩游戲邊賺錢”“投資周期短、收益高”,誘騙參與者通過兌換虛擬幣、購買游戲裝備等方式投資。此類游戲具有較強迷惑性,存在卷款跑路等風險。
三是惡意炒作元宇宙房地產圈錢。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元宇宙熱點概念渲染虛擬房地產價格上漲預期,人為營造搶購假象,引誘進場囤積買賣,須警惕此類投機炒作風險。
四是變相從事元宇宙虛擬幣非法謀利。有的不法分子號稱所發虛擬幣為未來“元宇宙通行貨幣”,誘導公眾購買投資。此類“虛擬貨幣”往往是不法分子自發的空氣幣,主要通過操縱價格、設置提現門檻等幕后手段非法獲利。
?。ㄈ┡皡^塊鏈”外衣的非法集資
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甚至出現類似“《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已過時”等言論。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提示一:區塊鏈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模式。通俗地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的數字賬本,能夠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每一個區塊就像一個硬盤,把信息全部保存下來,再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保證被保存的信息無法被篡改。
提示二:利用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有以下幾點行為特征:
1.網絡化、跨境化明顯
依托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并遠程控制實施違法活動。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2.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
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站臺”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后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3.存在多種違法風險
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并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征。
提示三:首先,區塊鏈,虛擬貨幣,它是一種技術手段。
其次,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我國目前不承認虛擬貨幣的法定地位,任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行為均屬非法。再次,目前我國任何交易平臺都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或“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因此,投資者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識別出假借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不給其提供生存土壤。